Pages

Feb 22, 2014

Kith Cafe @ Robertson Quay. 橋底邊

Kith Cafe,大家第一印象大概是Park Mall的分店。那裡總是人潮。但我挺喜歡Kith的另一間小店——在Robertson Quay。設在轉角、在橋底邊,有一種簡約而實在的早午餐情調。我和Y到這裡,他照舊他的Latte,我仍舊我的Hot Chocolate。聞著星期六休閒的陽光參半清新小雨后的味道、喝著濃淡適中的咖啡香、嚼一嚼多穀麵包搭配卡津烤雞的三明治。這樣的週末早午餐,給人一種悠哉閑哉的生活質感——縱然休閒週末稍縱即逝 :)









Kith Cafe @ Robertson Quay
27 Rodyk Street, Watermark @ Robersson Quay #01-33, Singapore 238215
(65) 6341 9407   |   Mon-Fri 7am - 4pm   |   Sat-Sun 7am - 6pm

Feb 8, 2014

SuperTree by IndoChine. 城市樹上


這是個推崇氣氛的地方。不是食物不好吃;但相對氛圍和景色,食物不免要失色些許。SuperTree by IndoChine——就在城市濱海的一棵“大樹“之上。第一次去SuperTree,是去年給Y的生日驚喜。

360度環形設計,玻璃窗外盡收Marina Bay Sands和Garden By the Bay的濱海景致和燈火。相對這夜幕襯托的燈火爛漫,室內陳設著我私自認為有些格格不入的燈球、毛球與佛像。


集合中印半島、西式和融合各國的Fusion菜色,SuperTree以營養美食作為主題,據菜單上說,多選用有機食材。選擇幾種不同的特色小吃和主食,均衡營養;享受食物、也享受景致。


餐後到頂樓的露天吧台吹吹風,稍稍陶醉在甜點、飲料及新加坡濱海夜景——寫意相當:)


SuperTree by IndoChine
18 Marina Garden Drive, Gardens by the Bay, #03-01, Singapore 018953
Sun to Thu 10am - 12pm (drinks); 10pm - 1am (meals & drinks)
Fri to Sat 10am - 12pm (drinks); 12pm - 2am (meals & drinks)

Feb 2, 2014

新年. 老媽的興化麵綫



我媽祖籍興化。

在中國,興化人主要分佈在福建的莆田地區;他們的母語不是福建話或閩南語,而是興化語。興化人的海外移民,則多數分散在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地區,就像我老媽一家。

我外公1930年代離開家鄉莆田,南下到馬來西亞——我的家鄉居鑾一帶謀生。十幾年後,我外婆帶著我大舅,也漂洋過海地來到這裡與外公相聚,一家便開始在這裡落地生根。我二舅、三舅、大姨、我媽、小姨隨即都在馬來西亞出生。

因為小時候外婆與我們同住,而外婆不會說普通話,興化話是我小時候唯一還算流利上口的方言。後來外婆去世了,興化語的應用當然也就生疏了。

在新馬,興化人不比福建人、廣東人、客家人等來得普遍。所以就算你會說興化話,可說的對象確實也不多。

我對興化最有印象的兩件事,除了興化語,就是興化麵綫。以前逢過年,外婆都會為一家準備興化麵綫。比一般麵綫較粗、較咸,興化麵綫是特製的、屬於興化人的手工麵綫。



淋上一點上湯,配上炸得香脆的紫菜、香蔥、花生、金針、青蒜、雞蛋、芋頭、豆腐肉丸、芫荽等,便是“外婆版的興化麵綫”。我從來不知道真正正宗的興化麵綫是否也如出一轍;但從興化南來的外婆親手準備的這一碗興化麵綫,便是我們家的傳統。



外婆去世后,每年新年,老媽仍繼續煮著興化麵綫。每次動手,她必須一早五六點起床就緒,一樣一樣配菜準備,一直到中午才可以完成。老媽最滿足的是,她的孩子、兄長、姐妹,可以一起來吃上一口她煮的興化麵綫 :)

老媽煮的,對我而言,和外婆的散發一樣感人的味道。雖然配料上,老媽喜歡把麵綫弄得更豐富一些,但這樣的心意,不僅沒讓傳統變了味,反而讓家的味道更溫暖了。









Jan 24, 2014

出差菲律賓. 好甜

第一次到菲律賓是因為好友婚禮。當時去的,是一個我連名字都已經忘了的小鎮——行程很趕:一天去、一天婚禮、一天回,并沒特別留意任何吃的喝的看的。

這次出差馬尼拉,就當自己第一次到菲律賓、重新感受一番。這一趟,感覺菲律賓有點亂糟糟的,食物基本上不怎健康、到處都是煉乳的死甜,大家對“膩”似乎相當麻木。水果沙拉的沙拉醬是煉乳、著名的椰汁飲品也全是煉乳的味道、連麵包都是滿滿煉乳。菲律賓人大多熱情澎湃,感覺就像他們的食物一樣,那麼濃郁那麼奔放。

所以我在菲律賓,不會特別嚮往他們的地道食物。那裡韓國族群不少,到處可見韓國料理食肆;可以來一點,喚醒較為相近平日的胃口,很是有幸。我和菲國區域經理兩人,就幹掉了一大碟韓式炸雞 :)


臨離開前的晚餐,還是回到菲律賓同事們推薦的菲律賓味道。Shangri-la Plaza East Wing的Zarzuela——至少讓我對菲律賓食物的敬而遠之微加一點改觀。


香炸肉片搭青芒果、番茄醋和菲律賓地道的Bagoong醬(Bagoong是一種由魚或蝦發酵而成的調味佐料),相當爽口。雖然我完全無法參透爲什麽如此不健康的開胃菜卻被命名為“Fountain of Youth”。


在菲律賓的餐桌上,綠色蔬菜好像不多見。看到這道Gising-gising,即使是椰漿燉煮,還是很感動。


口感綿細的蟹蝦肉餅 Crab and Shrimp Relleno,搭配青檸荷蘭醬,很是特別 :)


Spanish Style Bangus Sardines,據說也是另一道普遍的菲律賓味道。Bangus 是菲律賓的特產魚,又叫做Milkfish、牛奶魚、虱目魚,用橄欖油、醃菜和辣椒燉煮,成了地道的味道。曾被西班牙殖民,帶著西班牙風味的菲律賓菜色,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融合吧。

Jan 21, 2014

小派對精選食物混搭. The Day for Baby Ian, Darling Ethan & Their Mama!


Ian剛滿月,恰逢大姐的生日和Ethan的生日都在一月。我們決定在家搞個溫馨的小派對,小小聚餐一下。選了一些食物做混搭,外帶、外賣到家,就集成了完美的派對聚餐:)


1. Spizza Wood-Fired Thin-Crust Pizza 柴燒窯烤薄皮披薩

這個點外賣就送到府上啦。
www.spizza.sg/pages/delivery   |   (65) 6377 7773


2. Spizza Salad 沙拉

平衡一下派對的重口味,不可少了比較健康的綠色食物。Spizza也有很不錯的沙拉選擇;點了披薩,一定要加上沙拉。
www.spizza.sg/pages/delivery   |   (65) 6377 7773


3. Delifrance Mini Tart Canepes + Mini Fruit Tartlets

讓派對看起來更精緻一點點,可以考慮一些小餡餅。提前一天預定即可。
www.delifrance.com.sg/catering.php   |   (65) 6324 4333


4. Tori Q 串燒

平時就很愛吃的Tori Q串燒,外帶回家就成了很完美的派對食物之一。量大的話,也可以提前四天預定。


5. 83 海鮮餐館 83 Seafood Marcpherson 

這個就在我公司附近的組屋區。螃蟹米粉、香炸豬腳、炒麵綫(Mee Sua)都是他們的招牌。我決定讓我很愛的炒麵綫成為這次派對的主食之一。 下班前打個電話預定,下班後直接取貨就走!
(65) 8358 4282   |   (65) 9010 1922   | 82 Macpherson Lane #01-01 Singapore 360082  


6. Antoinette Macorons 馬卡龍

派對的甜點是重頭戲,精緻又色彩繽紛的Macorons馬卡龍是不錯的選擇。新加坡有蠻多好吃的馬卡龍,而Antoinette在很多人的評選中都是居前幾位的。我不喜歡太甜的馬卡龍。Antoinette的不會太膩,很OK。
antoinette.com.sg/products.html   |   30 Penhas Road, Singapore 208188


7. Flor Patisserie 小蛋糕

小蛋糕讓派對更有活力!Ethan很喜歡草莓,讓我馬上想起Flor Patisserie的Strawberry Soufflé。特地去買了幾個精緻的小蛋糕,點綴溫馨的派對。


8. Chocolate Origin - Dark Chocolate Cake 黑巧克力蛋糕

生日派對當然不能少生日蛋糕。Chocolate Origin 有很濃郁的巧克力蛋糕。牛奶巧克力口味太甜膩了,所以我們選了黑巧克力口味。

(*"Antionette" 是打字失誤。應該是Antoinette才對啦。哈!)

東買西買地混搭一下,再為食物設計簡單的牌子標籤,就湊出了充滿心意的溫馨小派對:) This is the day for Baby Ian, Darling Ethan and their Mama!


大家都很開心。


小若昕——妞妞也一樣:)

Dec 6, 2013

我的工作

好一陣子,連自己的blog都沒來看一眼。可見日子過得多麼扎實。

最近碰到很多人問我做哪一行。我於是突然想在這個自己的空間裏說一說我的工作。

打從大學畢業便打這份工——快五年了。不是沒有想過要離開,但反反復復,始終好像是愛多過恨。老闆們很好,同事們也很好。工作的性質、老闆的大氣,讓我接觸許多不同的人事物。

公司以直銷為銷售模式,在美容與保健的領域。普遍上,喜歡直銷的人就很喜歡直銷。討厭直銷的人則壓根兒不欣賞。我以前屬於後者;當然現在也不曾躍進為前者。只是我現在態度中庸:直銷只是眾多銷售模式中的一種。很多人看直銷商介紹產品給人還能賺錢,覺得產品肯定是賣貴了,才有這樣的傭金空間。但其實,零售商也有中介商、租金、銷售員工資、廣告等等等等的成本。基本上我覺得大家的成本和最後去到消費者手中價格的空間調度,大概沒什麼兩樣。(當然,我不清楚其它直銷或零售公司的運作。)

我不是直銷商;我為公司自己的品牌做產品研發。這是一個有趣的工作。五年來,我分析過無數的配方、進行過無數的產品測試、接觸過無數的人。 在這新加坡品牌的中小企業里,系統與分工,我猜想當然不比國際企業的精細;工作範圍極其廣泛,很多事情都是個人親手包辦。但也因為這樣,五年來,我從來不感覺這個工作有任何重複或者沉悶的地方。它讓我學習、接觸了很多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事。

*突然想起我剛進公司的時候,還做過產品照的臨時演員。


推出產品,當然有來自市場、來自經銷商、來自客戶、來自老闆的壓力。五年的學習與成長,今天,我方向很清楚——我盡能力地確保我們手上推出的任何產品都是真正好的產品。當然我希望這些產品都為公司賺錢 ^o^ 否者本質上也就失去了它的商業與經濟意義。

工作也帶我到一些不同的地方。雖然主要都在亞洲里轉,但是能用工作的視野看一個地方也是一種截然不同而休假旅遊又無法給予的體驗。

最後關於工作,是教導了我五年的老闆。他是一個我認為很好的老闆。他脾氣很好、情商很高。除了幾年前“警告”過我“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若對你表現不盡滿意的時候會立馬讓你感受到、心情不好的時候臉比較黑之外,他從來沒有罵過一句(當然我也不排除,這也可能是因為我很乖巧能幹的緣故。哈哈 >o<)。他很大方,不會吝嗇和你分享好的地方、好的食物、好的事情、好的經驗和知識。他很有才華,除了語言能力很好、思維轉速頗高之外,他還是一位發片歌手。想不到吧?!哇哈哈。



當然,這樣的人於是也很有自己的立場、原則與見解。所以,倒也不要誤以為差事是輕鬆的 :)

有這樣的老闆、有這樣的工作,是上帝的恩賜。我唯一的心願是,老闆有一天也認識上帝(雖然我從來沒什麼機會和他說這個)。哈哈——為他和家人禱告。

這就是我的工作。我經常加班、工作清單上的項目量從來有增無減、新鮮熱辣等著你解決的問題天天有,但是只要我盡力減短灰心喪志的時間、只要我還是能以正面的心態激勵自己,那我就仍能欣然地喜歡這份工作。